落墨Joanna

努力用爱发电(ง •̀o•́)ง,想看激情评论_(┐ ◟ᐕ)¬_
图未授权❌二改❌二传❌商用
约稿请私信

【假想cp】画中人(一)

现代AU(古代部分半架空)

故宫书画部部员迦×北宋画家响,大概算粮食向,可以自由心证

磨了四个月终于磕磕绊绊完成的文章,隆重感谢我的爆肝创作主力军小伙伴 @gqinu (*╹▽╹*)

阅前说明:

脑洞来自舞剧《只此青绿》展卷人和画家希孟。主要参考了这两个角色设定,如果没看过也不影响阅读。

部分参考美术史上真实案例,但大部分都是编的,请故宫激推手下留情orz

(小声预警:可能会引起部分专业同好的ptsd)

每次更新都会把一点有的没的放在回礼里,看了会“哦!”,不看也完全不影响阅读理解,可不点。

 

Summary:那住在画中的人,陪着他走过了一轮春夏秋冬,从此住进了他的生活。

 

(上)

1

合上藏品登记簿,保存文档关上电脑,刘迦揉了揉饱受摧残的眼睛。


他今年28了,是个在北京每天三点一线的打工人。每天形色匆匆,赶地铁赶公交,和北京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世界唯一格格不入的部分就是他的工作环境。当别人早上吃着煎饼或者包子走进写字楼的时候,刘迦已经坐在了皇城的中心,在六百年的红墙黄砖里开始了在旁人眼中枯燥无味的生活。


他倒是不觉得枯燥,这可是故宫,他多少同行求之不得的工作地点。当初就剩那么一点非本地生源的名额,好在给他选上了。


“然后就过着保温杯里泡枸杞、打字写论文、掉头发掉视力的生活,”他博士时候的舍友打趣他,“反正年轻人喜欢干的事情你都不喜欢干,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吧不聚会,辅导员大概最喜欢你这种不给她招惹是非的博士生。”


那时候的刘迦还会反击:“是是是,你生活最丰富。”现在的他大概都懒得理,有这空闲还不如再登记一份藏品来得有意义。


他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毕业之后不回南京。南京北京,六百年前的两都,经济文化样样不差,还没有雾霾和折腾人的沙尘暴。为什么不回他童年熟悉的春日里过活,偏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读书、进修,拼得累死累活?最后干个有保险没财发的工作,提前步入老年生活。


他高考后选这个专业的时候家里人没说支持,也没说不支持,他也不怎么吭声,默默填了这个专业。终于上了自己想去的学校,读了自己想学的专业。兜兜转转到如今,他自己的坚持不仅来自于当初的热爱,还有些来自于身体的惯性。他在读博的时候一度怀疑过自己,说不清道不明,但现在大概能够确定,他是真的喜欢。

 


他一边天马行空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一边将手里的卷轴小心封存,几百年前的东西经不起一点磕碰。他放下心思,谨慎地将它放进库房。


这张画放的位置在库房最里,他不得不将胳膊肘挤进相对狭小的空间,才把这宝贵的文物安稳放回了原地。这位书画部的年轻研究员松了口气,却在准备起身之前皱起了眉梢。


有什么地方不对,他想,画的位子离库房的墙壁目测还有些距离,而他无法再更推进一步了。


于是刚刚准备起身的刘迦不得不再将自己缩进了狭小的库门一番摸索,越过他刚放进的画,入手是粗糙的绢面——他捧出了一个绣着黄绿花纹的绢盒。


乍一入眼,刘迦不自觉地开始评估,这盒子看起来估计至少有几十年没被碰过,扣锁基本是完全不能用,但保存得倒是不错,多亏库房精确调控的存放环境和北京的干燥气候。大概是因为放太靠里,于是日常也很少拿出来。


敬业的研究员没有家室,也不介意多加会儿班,干脆重新戴上手套打开灯光,把这蒙尘的卷轴重新展开。



平心而论,这幅画还是很让他惊讶的。本以为放在这么靠内应该是一幅没什么意义的画,没准是前朝老佛爷随手收的寿礼,但扑面而来的高古气息首先向他表明,这是一幅远超故宫年岁的画作。


绢本水墨山水画。两松盘巨石,云雾绕峰尖。画中有白衣高士伫立远眺,以白鹤相伴。笔法沉稳谨严,又挥洒自如,兼学李郭与董巨之长。研究员乍舌,确实好画,堪称自成一体,别开生面。


他的眼睛再也不能从这幅画上移开,拿起手边的放大镜再次查看笔法、印章、装裱,果然第一眼的判断没错,这是北宋内府的收藏,或许正出于某位在宫廷内府任职的名家之手。刘迦想了想自己见过的一些例子,继续在山水草木的勾画间细细察看,果然在右下角找到了几个楷书小字。


他喃喃自语般念出声:“臣李响。”


主修宋元书画鉴定的研究员皱眉思索,按理来说,画到这个程度的画家他不可能没听说过,但宋元之际颠沛,诸多好画失落、名家不存也不是不能理解。他脑子里跑马灯闪过一连串问题,从画家生平到是否流传有序。过度的好奇加上过少的信息,让他的太阳穴突突地跳。刘迦本能地觉得不对劲,他身体不弱,想问题时头疼也不是一时一刻的毛病了。但这次格外凶狠,像要把他硬生生拽入梦乡。他觉得不妙,赶紧收起卷轴,指望着在自己晕倒前保护文物。


卷轴落入绢盒,他再也支撑不住,任由这让他恐慌又安心的力量带他进入黑甜的梦境。



恍惚间,他感觉自己飘在半空。大雪覆深谷,他从空中乘着云气走上山路,踏着梨花般的初雪执杖而行。突然间,磅礴的天色裹挟着巨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他在迷乱与清醒中被迫回头,但见来时路上转而一片春光明媚。路的尽头有个白衣人朝他挥手,他想要赶紧走过去,却怎么都踏不出一步。


他猝然惊醒。


展开的画卷依然平铺在桌面上,画卷对面,赫然端坐着一个穿着白色长袍的陌生人,正用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盯着他。

 


2

“鬼啊!——”刘迦当即被吓了一跳。


然而对面的反应比他更大,这陌生人直接被他一嗓子嚎得跳了起来。


“哎你干啥呀!吓死我了!”


“你——我——你先出示证件!”刘迦语无伦次开口,本能地把卷轴护在自己这边。


“不是你叫我出来的吗?”这白衣人看着他的动作没什么攻击性,便也耸耸肩,重新坐回位子上,无辜地望着他,“证件是什么?”


“我怎么知道你的名字,我又不认识你。”刘迦警惕地盯着这个自来熟,看起来,这个自来熟穿的倒是比现代电视剧里那些粗制滥造的古装符合史实得多。宋制汉服,他们故宫终于决定给员工定制工作服了?


“我是李响啊!”自来熟径直抓着刘迦的手腕,指引着他找到了那处题款,看着他的表情仍然半信半疑,于是又补了一句,“君子言而有信,我李响平生堂堂正正,不做欺瞒之事。”


刘迦晃晃头,回忆起一些大学舍友拉着他看的穿越剧剧情。


怀疑人生的他试图重新找回自己的研究员身份,正色道:“给我证据。”


李响沉吟片刻,转身拿起刘迦自己桌上摆着的笔墨纸砚,寥寥几笔在纸上勾出一棵松树。


研究员拿起这张纸,和画卷反复比对:“用笔……用墨……都很像,就是纸上的气力好像比原作弱了些,可能是技术高超的修——”


“你骂谁呢!”这位自称宋人的自来熟顿时跳脚,“这是因为我太久没吃饭了,待我精力充沛时再画给你看!”


这青年性格火辣,完全不似画面气息所展现出的那般沉稳。虽说看着人畜无害,刘迦心下其实还是不太信,但这可以稍后再说。好心的研究员翻出自己的夜宵递给了这个“新同事”,避免这无论什么世纪的人饿晕过去。又问道:“既然你是李响,那你又怎么会在几百年后出现在这里?”


李响重新坐下,迅速接过递来的食物,没什么防备心地吃了起来,让刘迦想起了在嘴里藏食的小仓鼠。


“我曾为内府画师,”他腾出一只手指了指面前的立轴,“这幅画本来有四张一样大的,我画了两年多吧,终于算是完成。”


“画完后我就睡着了,没想到睡到了现在,醒来看见的第一个人就是你,”李响嚼完了手中的食物,满足地伸了个懒腰,含笑看着刘迦道,“我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就听到你在喊我的名字。我想走出来看谁在叫我,没想到真的走了出来。我可看见你盯着我的画,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怎么样,我的画作如何?”


刘迦下意识回答道:“惊艳之作,足可传世。”


这位画师笑得愈发开心,还带着点不好意思的赤子之态。看得刘迦相信了不少。



“所以你是画里走出来的……神仙了?”还未等到回答,他仿佛想起什么似的突然起身,急切地问道,“如果我想见李成、范宽,或是董北苑,是不是打开画卷喊他们的名字也能见到他们?”


李响没好气地说:“见到我就这么失望吗?”


画师重新展卷端详,故作沉重地长叹一声,“唉,只怪我还太年轻,还没出名。或许是我执念太深,陷进此画,才会在今日醒来。”


他放下画,紧接着问道,“那你是谁?你很懂画儿吗?”


“算是吧。我是我们这个时代专门从事书画鉴定的人,就是通过专业知识来分辨这些古书画的年代、真伪、优劣的人。”研究员想了想,“我叫刘迦,请多多指教了。”


李响的眼睛刹那间亮了起来,“早听闻苏东坡讥讽附庸风雅者指鹿为马,又有米元章说起好事者与赏鉴家,我只道自己身居内府只能一生为宫廷服务,画师都要围绕皇帝的喜好打转,没曾想还真能碰上你这样的人!”年轻画师的语气中带着欣喜与惊羡,“如你这般广识博闻、精于鉴识又能补充史阙的人,才是真正的鉴赏家!”


这个刚刚还自来熟到有点暴躁的人顿时起身作揖行礼,白衣流转间俱是一派士人作风。刘迦赶忙也学着拱手,对眼前人的信任又增加了几分。



研究员定了定神,继续追问:“当时画这幅画时,您大概年岁几何?居然能画出这样好的画!”


李响听着开心:“我四岁就开始学画,画完最后这一幅,大概是二十七岁了。”说罢又很有礼貌地加上一句,“您比我大一岁,我该尊称您一声前辈。”


“不敢当不敢当,您毕竟比我早生几百年,又有如此佳作,我该尊称才是。是吧响哥?”


李响瞬间变脸:“你说谁老呢?是李响弟弟!”


“还是叫响哥吧,这是对前辈的尊称。”刘迦觉得好笑,看着对面李响气得脸都要皱起来了。这毫不遮掩的性情完全不似宫廷画院前辈,还想着逗他一下,补了一句,“按照你们古人年龄的算法,你的年龄还要加一岁,所以你是二十八,可能还会比我大几个月呢。”


“老前辈”听完立刻炸毛,作势就要跳起来打他。刘迦瞧着有趣,感觉连李响语气里那点不得志的郁气都消散了不少,才真心实意就着画夸他:“你画得很好,我是真心想尊称一声。”


于是李响又变回了刚刚那个欣然的样子,开始巡视方才未曾注意到的房间。刘迦跟在他后面一一解答,看他样子不似作伪,心下对他的身份才算是完全信任。看着李响的嘴叭叭地说着一刻也不停,刘迦心下暗自思忖,这个样子倒还真像是攒了几百年的话没说完一样。



李响把故宫书画部整个打量了一圈,兴致依旧不减,又强拉着刘迦打开电脑看数字化的图像,你来我往讨论个不停。好不容易累了,又拽着刘迦在自己的画卷前停下,说道,“今天终于碰到能和我说话的人啦,之前我在山林间兜兜转转,一直碰不到搭话的人,一定是我当时画的人太少了,不行,我得加上几个。”


说着,他拿起毛笔蘸墨,眼看他就要提笔往绢上作画。刘迦差点撅过去,赶紧眼疾手快挡住老前辈的手。


看着李响小鹿般的眼睛真诚又疑惑地看着他,刘迦把即将脱口而出的“不能在文物上画画”咽了回去。他知道从道理上来说这画是李响的,他爱怎么改怎么改,但从现行的文物保护法来说,李响这一笔下去,他刘迦下半辈子就得蹲看守所了。他思前想后,千回百转,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向李响解释清楚这其中的历史发展和法律程序变化,只好老老实实开口说:“你以后可以和我说话,就不会再孤独啦。”


他看着李响霎时明亮起来的眸子,仿佛里面也有那千载光阴,有那纯粹的星辰闪耀。


tbc

—————————————————

每次使用文字形式来产出都十分诚惶诚恐,所以十分期待评论交流~(鞠躬)

评论(15)

热度(49)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